欢迎来到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央企“双创”工作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打造航天云网“双创”平台, 促进转型升级二次创业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作者: 时间:2016/4/19 14:19:42 浏览: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衔接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亟待寻找和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以增加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确保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实践证明,“双创”正在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我们认为,“双创”承载着促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二次创业的历史使命。


作为骨干高科技军工企业,航天科工同样肩负着以“三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为着力点寻找和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历史使命,除努力通过“三创新”推动自身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向纵深发展外,还全力搭建能牵引和带动国内企业实施“双创”的社会化虚拟和实体平台,汇聚国内经济发展新动能。以下我做一简单介绍。


一、基本情况


1、分别在北京和南京发起设立了两个创投基金(航天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航天紫金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还有两支分别围绕信息产业和激光产业发展的创投基金正在组建过程中。另外,为支持大型成套高科技装备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二次创业,正在筹建一个社会化金融租赁平台,利用金融租赁拓展新一代产品的营销手段,助推大型成套高科技新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增强我国大型成套高科技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分别在北京市和南京市设立了两个开放式创新创业园区(中关村雍和航星创新创业园、南京市1865创新创业园),充分发挥航天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社会“双创”企业数百家,就业数千人,营业收入数百亿元,税收数十亿元。目前,正与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同筹建湖北武汉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创业园区,园区建成后将可吸纳数千家“双创”企业入驻。另外,我们还正在与辽宁省政府和成都市就参与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园与西南航天创新创业园建设进行磋商。


3、2015年举办了第一届“航天科工杯”大学生科技创意竞赛,10所高校近300支团队参与了竞赛。举办竞赛获奖作品交流研讨会,展示优秀作品,并请航天科工有关专家与获奖选手交流,对有市场前景的作品进行推荐等,激发大学生的“双创”热情。2015年还举办了航天科工首届“十大创意”评选活动。征集项目达到300多项,选出10个项目为首届“十大创意”项目,其中技术创新项目6项,商业模式创新项目3项,管理创新项目1项,对获奖项目团队进行了专项奖励,调动了广大职工“双创”的积极性。


4、以私有云、航天云网和智慧企业运行平台(简称为“三大平台”)为载体,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各种能力汇聚、分享、协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运用效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双创”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1)由于航天科工的军品研制生产涉及国家机密,其资源无法在云网平台上与社会共享,所以我们搭建并于今年7月初开始试运行私有云平台,通过“软整合”的方式打破集团内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院所之间的资源界限,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已经收到较好效果。


(2)智慧企业运行平台从2013年起展开了近2年的论证和设计,今年第七次战略管理委员会审定通过了框架方案,目前正在进行方案的详细设计与软件开发工作,预计2016年7月开始试运行,2017年初正式运行。这个平台将开启航天科工创新创业新的历史阶段,以“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行,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为原则的自适应运行体制机制将依托智慧企业运行平台得以实现,以人为本的互动式创新创业环境和协调高效的运行体系将激发出航天科工作为高科技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新动能。


(3)以航天云网为依托,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社会化“双创”大平台。航天科工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号召,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新要求,全力打造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主题、面向社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集成与优化作用,将互联网和产业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经济各领域中,通过分层协同、资源共享提升各参与方的核心竞争力,聚拢一批社会优质资源成为紧密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动态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目标。航天云网平台既考虑了我国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的现实需要,也充分体现了集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属性。


航天科工目前拥有包括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和集团级研发平台近百个,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拥有丰富的研发制造资源和人才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航天科工的资源能力优势,服务于全社会的创业创新,航天科工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并建立了航天云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丰富的研发制造资源和能力云池为一体的互联网创业平台与配套服务体系,以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为发展重点,有序推进重大科研生产设备设施等资源向社会开放,加强各类创新平台的基础条件和数据资源共享,探索建立国防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设备设施开放共享的长效机制,有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航天云网是以云制造为核心、生产性服务为主体,集综合营销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以及资源整合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航天云网业务着眼于“促进四个提升”:促进同质化的工业2.0企业向专业化的工业3.0提升;促进专业化的工业3.0企业向智能化的工业4.0提升;促进本土化的企业向国际化水平提升;促进创新创业企业提高成活率、提升竞争力,对初创企业进行“课外辅导”,对传统企业实行“硕博连读”。


航天云网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丰富的制造业资源和能力为依托,在航天云网上开设了众创空间平台。航天云网众的创空间秉承“资源整合、开放共赢”的理念,突出制造业创业项目特色,通过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面向社会吸引有一定技术能力或特色的自主创业团队,从融资服务、招聘服务、办公场地、日常运营、政府资源、技术服务、创业咨询、网络推广、IT服务及创业网校等方面,为创业企业或团队初期面临的“找资金、找人才、找场地、找后勤、找政府扶持、找技术、制定企业战略、找营销推广、找IT工具、找创业知识”等关键需求提供模块化服务,降低创业门槛,推动创业发展。


航天云网上线三个月以来,注册企业突破3万家,分布在除澳门、西藏和台湾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多个行业,其中装备制造业8778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521家、通信行业3433家、金属制造业2931家、纺织业2560家,预计到年底注册企业将达5万家以上。截至2015年10月1日,航天云网平台上企业已完成业务订单数15173件,订单业务交易额超过12.2亿元。航天云网对地方工业经济推动与提振作用已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关注,航天科工“航天产品智慧云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以属地(北京市)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江西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的行动实施方案》,将依托江西航天云网建设江西省“互联网+江西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三年内开展分层、分级、分类智能制造企业示范200家;贵州省依托航天云网平台建设“贵州省工业云”主体平台,助推当地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福建省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唯一一个地方试点落地城市,也已将云制造作为当地制造业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航天云网上线企业不仅有作为龙头企业原材料供应和产业配套的大量中小型企业,同时也有若干全国500强知名企业和行业龙头单位入驻,并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例如,在企业级资源服务应用方面,广东某企业利用在线3D打印模具,既方便快捷又给企业节省近2/3成本;在产业级协作服务应用方面,河北某汽车公司在线研发众包,将以往3-4个月的设计周期大幅缩短至2个月以内,节省差旅、评审成本80%、时间成本60%以上;在区域级配套服务应用方面,广东某公司借助航天云网招标特种波峰焊喷嘴专用设备研发项目,完成了相关技术攻关。


二、下一步的打算


首先是不断深化内部“双创”工作开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其次是完善线上“双创”平台与线下“双创”实体平台,让“双创”平台发挥更大作用;第三是完成已经确定的新的线上“双创”平台与线下“双创”实体平台(包括已经明确的航天云网南昌“双创”辅导中心建设和航天云网成都“双创”辅导中心建设等);第四是与外国政府和企业合作,首期努力推动航天云网平台在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伊朗第落地,为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能合作战略提供基础支撑;五是进一步研究、探索、改进推动内部与社会“双创”活动的体制与机制,充分发挥“双创”支撑平台作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