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国资国企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创新 > 前沿理论
前沿理论

鼓励企业创新的技术路径

来源:企业观察报 作者:企业观察报 时间:2014/8/11 10:15:13 浏览:

  只有建立起需求导向的激励机制,企业创新系统由自组织内部产生冲动激发,创新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交流顺畅,才能使得创新涌现和扩散,使企业变得有活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国家振兴之魂。创新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在新一轮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主动力。企业强则国家强,能否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而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

 

  创新驱动只存在于少数企业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数字,2013年我国的市场主体数量已经达到6062.38万家,登记注册的企业增长迅速,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的主体力量。但是,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却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成长,基本上还是依靠要素驱动,即依靠对土地、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创新驱动只存在于少数一些企业。虽然我国已涌现出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但从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以我国的制造业为例,尽管我国制造业占整个工业生产的五分之四,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且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我国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六分之一、德国的二十分之一。

 

  我国制造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弱,产业主体技术和关键技术依靠国外,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中国制造”,依附于国外企业的组装业比重过大,表现为工业增加值率(即一个产业或一个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与其总产值之比)仅为26%。

 

  2013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82.5万件,连续3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42.7万件,占国内总量的60.6%;共授权发明专利20.8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只有14.4万件,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9万件,占国内总量的54.9%。尽管企业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均超过了50%,但发明专利的质量不高,缺少原始创新,与发达国家企业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数均超过80%的比例还有很大的差距。

 

  企业创新为何不能成主体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一是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强度不够。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是目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能得到确立的软肋。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难以长期维持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在5%的企业才有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的0.39%,即使高新技术企业也只占0.6%。

 

  二是创新的组织机构不完善。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中71%没有技术开发机构,三分之二没有技术开发活动。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很大,研发人员数量多,但是缺乏相应的自主创新平台,国家级的创新实验室少之又少。

 

  三是多数企业创新能力较弱。我国企业多数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大多数企业技术设备落后, 关键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仅占15%,仍然停留在以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生产线为主,引进国外技术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在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且在技术引进之后缺乏充分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无法形成自己特色的技术体系,实现引进→创新→输出的良性循环,而美国、日本的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只有5%左右。

 

  四是企业创新意识缺失。我国许多企业普遍产权不明晰,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随波逐流的现象较为普遍,追求短期利益驱动倾向,助长了企业的投机行为,要素纷纷投向赚钱的房地产、金融业及其他虚拟产业,而对实体产业诸如汽车、电子行业、软件、集成电路、彩电、移动通信及制造业缺乏足够的兴趣,导致这些需要创新技术支撑的领域均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从材料、元器件、专用设备到产品关键部件都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甚至连钢铁这样的产业,粗钢产能严重过剩,而高精尖特殊钢等均需要高价进口。而集成电路进口约占国内需求的80%以上。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不多,管理人员尤其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国际企业的管理理论与经验,对创新风险和收益估计不足,没有创新意识,不能在企业内部建立有利于创新力培养的文化。

 

  五是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我国高端科技人员仅及美国的十五分之一、日本的六十分之一,企业中的科技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8%,而日本却高达30%。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创新素质普遍偏低,观念陈旧,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才流动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70%的科研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存在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现行的高级人才激励制度与政策大多数面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高级人才,例如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百人计划,而企业高级人才能够获得的精神激励非常少,重科学家、轻工程师的社会人文环境对企业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很不利。科技人才与企业的脱离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更严重的是,当前国际跨国公司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开始从中国企业中挖掘人才,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完善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

 

  六是创新的外部环境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市场联系最密切,其成功和外部环境密切关联。外部环境与制度是提高企业创新力的孵化器。企业创新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与法制环境、教育培训环境、情报信息与服务环境等作支撑。

 

  而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创新环境并不尽如人意,知识产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模仿、假冒、窃取创新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没有很好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法律、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没有得到完善和配套,支持创新的考核、评价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外驱动力

 

  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可以使创新系统更加充满活力,富有生机。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寻找到有效的技术路径。

 

  首先,建立起适宜于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创新环境。当今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的技术范式不断涌现,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制造、3D打印、纳米传输、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加速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等加速扩散、渗透,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打破了原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边界,成为新的竞争优势,跨界整合出一大批新兴产业,消费者由传统的创新成果被动接受者角色转变为全流程参与创新的主动角色,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数字制造、3D打印和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得我的产品我设计、我创意、我制造的理念成为现实,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其次,建立起动态平衡的创新组织。传统的创新组织是一种线性、单向和闭合式的,创新政策的驱动倾向于支持孤立的、点状式的项目,导致企业的创新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协调、优势互补、要素联动的开放协同创新机制。因此,要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必须以核心企业为创新生态系统内核,将产业内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组织、政府和个人等市场主体,构建起一个合作创新网络,有效整合、创造、传递和获取价值,推动知识链、技术链和产业链共同演进,充分释放出创新资源的网络效应,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能量集聚和裂变。

 

  再次,建立起需求政策导向的激励机制。企业传统的创新是供给导向的政策驱动的,不是企业自组织内部产生的行为驱动的,因此,这种他组织推动的创新容易产生资源的错配、分割和短期化,无法适应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需要。只有建立起需求导向的激励机制,企业创新系统由自组织内部产生的冲动激发,创新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交流顺畅,才能使得创新涌现和扩散,变得有活力。

 

  最后,发育、培育其企业的自组织创新系统。中国企业原始性创新成果缺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实行自上而下的“嵌入性”他组织创新模式,完全依靠外部的权威和指令,创新主体缺乏兴趣和爱好,创新出发点受制于被动的考核和任务指标,创新方式缺少目的性和实证,弱化、锁闭、内卷化自组织创新系统,使得自组织创新系统得不到培育和发育。因此,要真正实现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必须培育、发育自组织创新系统,激活企业中创新群体的积极性,政府除了给企业资金、税收、人才、项目等各项政策支持外,不干预企业的一切创新活动,使得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